马陆葡萄网
马陆葡萄网

葡萄采收期如何杜绝软果?做好这5点可有效避免

发布日期:2021-10-09 00:37:06 出处:嗲得睐特产 作者:葡萄采收期如何杜绝软果?做好这5点可有效避免 阅读:602

葡萄采收期如何杜绝软果?做好这5点可有效避免



葡萄成熟期常常出现的一种现象——软果现象,严重影响了葡萄的品质和产量,给果农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那么,葡萄软果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要怎样防治葡萄软果呢?


葡萄软果的原因


1、需冷量不足


需冷量是指打破落叶果树自然休眠所需的有效低温时数。


有效低温在0~7.2℃的积累时间,高于10℃或者低于0℃以下的温度是没有效果的,需冷量不够,萌芽开花后,坐果率低。葡萄的需冷量一般在1000-1500小时,由于品种不同,需冷量也不同,一般早熟的品种需冷量少点,中熟或者晚熟的品种需冷量多点。


有的果农盲目提前升温时间,认为升温越早成熟越早,造成葡萄需冷量不足。



2、留果量过多,枝叶片太少


葡萄留果量过多,不修花,不疏果,叶片太少。


叶子是养分的制造工厂,叶片少制造营养就少,不能满足果实生长发育的需要,一般葡萄品种叶果比为20-25:1,整枝过重,叶果比太小,果实成熟至糖分积累期养分供应不足,色泽不佳,甜度降低。



3、缺硼缺钙


硼在上色期能提高含糖量,改善浆果品质,缺硼肥会导致葡萄糖分营养积累不足,从而软果;钙能提高葡萄的硬度,减少烂果、裂果、日灼果等生理病害发生,提高葡萄的抗性,减少真菌病害的侵染,缺钙会引起果实硬度下降,耐贮性差,易感染病等,导致软果。



4、病虫害


水罐子病、白腐病两种病害都能造成果实粒软,着色不良。


水罐子病表现特征:


常发生在穗尖或副穗的果粒上。每个果穗的病果数由数粒至数十粒不等,严重时全树果穗都可发生,一般在果粒着色后表现症状。受害果实肉质松软,失去弹性,皮肉极易分离,果肉变成一包酸水,用手轻捏有水滴溢出。


白腐病表现特征:


在果穗上:先在小果梗和穗轴上发生浅褪色水渍状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发病,逐渐变褐腐烂。小穗轴或穗轴发病,发病部位逐渐溢缩干枯,病果受振动的话易脱落。


在叶片上:多在叶尖、叶缘或破损处发病,初期呈现水渍状褐色不规则斑点,逐渐向叶片中部蔓延,并形成深浅不同的同心轮纹,上面生灰白色小粒点,病斑发展末期常常干枯破裂。


葡萄软果的防治措施


1、按时升温


采用反向覆盖加破眠剂方法,既解决了葡萄需冷量问题,又起到提前成熟的作用。


2、合理摘心


结果枝,在花穗以上留6~9片叶摘心,二次副梢留1~2叶摘心。预备枝除延长枝外,一般留8~10片叶摘心。


3、控制留果量


每亩一般产量不超过2000kg,穗数控制在2000~3500穗。


4、增施硼肥、钙肥


缺硼会导致钙吸收受阻,因此在补钙的同时建议同时补硼,这样效果更好,但硼与钙容易拮抗,单一的硼肥与钙肥不能同时使用,可以使用能够钙硼同补的硼钙叶面肥,解决硼钙拮抗难题,起到补硼补钙的目的。


5、防治病虫害


主要防治水罐子病和白腐病


水罐子病:幼果膨大期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整个果实生长期,结合喷布农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5次。


白腐病:从花前7~10天开始,每15天左右1次,重点喷施果穗,采果前15天停喷。主要药剂有:腈菌唑,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