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阵阵送清凉,又到了葡萄大批上市的季节,水果摊上一串串肥嘟嘟的葡萄不禁让人食指大动。可是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一些自媒体为了获取流量宣称,无籽葡萄都是打了药,劝大家要谨慎食用。难道香甜可口的无籽葡萄真的不能吃了吗?
无籽葡萄分两种
一种是品种原因。有些葡萄品种如无核白、黑珍珠等,本身就是天然无籽的品种,通过扦插等营养方式进行繁殖。
另外一种是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代替葡萄自身产生的内源激素,使葡萄不授粉可以形成无籽葡萄。比如,巨峰葡萄本身是有籽的,但通过抑制种子发育,促进果实膨大就能获得无籽的巨峰葡萄。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葡萄很安全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曾公开表示,国际上广泛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至今为止从未发生因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而引起的食用安全事件;在我国,使用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农产品也非常安全。
首先,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治病、防虫、除草的农药,其产品大多属于低微毒性,有些甚至因为几乎无毒而被列入不需要制定残留限量的豁免清单。
另外,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微小,如果过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反而会起反作用。因此,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很低。根据2015-2016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果蔬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调查与产品安全性评估”)对45种果蔬产品2061批次样品的检验结果,2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平均残留值仅为0.001-0.059毫克/千克,是安全参考剂量的1%不到。也就是说,只有超过以上实际检出残留量的100倍以上,才有可能对消费者存在危害风险。
葡萄上的“白霜”不是脏东西
选购葡萄时会发现有些葡萄表面有一层白霜。有些朋友误认为白霜是脏东西,还特意将带白霜的葡萄多洗几遍。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曾公开表示,这层白霜学名叫果粉,果粉是葡萄自身分泌的糖醇类物质,是对人体无害的。另外,在长期的运输和存储,果粉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被擦掉。因此,往往带有白霜的葡萄更新鲜。
提子是葡萄的一个品种
我国首批注册营养师谷传玲曾公开表示,提子和葡萄并不是两种水果。葡萄的家族庞大,全世界的葡萄属植物有60多种,提子是欧亚葡萄中的一个品种,只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港、沪等地的市场通常将粒大、皮厚、汁少、优质、皮肉难分离、耐贮运的欧亚种葡萄称为提子,而将粒大、质软、汁多、易剥皮的果实称为葡萄。
从营养成分上看,葡萄的维生素C含量是提子的6倍,而碳水和脂肪含量却比提子低。
葡萄不具备神奇的保健功能
传说葡萄可以抗氧化、抗衰老,这和葡萄的一些植物抗氧化物质有关,以白藜芦醇最为出名。在很多研究中,人们发现白藜芦醇可以预防体内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所引起的老化现象,也可抑制细胞病变,以减少癌症发生的概率。于是有部分微商在销售葡萄或者相关保健品时,往往会宣传“白藜芦醇的神奇功效”。
对此,阮光锋表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通过吃葡萄吃下去摄入的白藜芦醇量实在有限,跟实验中的使用量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白藜芦醇等抗氧化物质到底是否真的对人体有益,还需要进一步证实。葡萄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水果,不要期盼有神奇的保健功效,更不必为了白藜芦醇而买所谓的葡萄保健品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