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比较特殊,市民也大多喜欢口感甜糯、香味浓郁的草莓果品,适合种植东方品种。目前,上海种植面积较多的是来自日本的‘红颜’‘章姬’等。”高清华说,针对上海地区气候特点和消费习惯,上海农科院草莓团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草莓新品种的培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由上海农科院自主研发的草莓品种“久香”(2007年育成)在全国草莓主产区年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左右。
2017年以来,上海农科院自主研发新培育草莓新品种——“申琪”与“海丽甘”,已经开始在全国14个省市区试推广,面积超过3000亩。今年在上海郊区如青浦、崇明、金山等地进行区域试验和集中示范栽种,共约100亩以上。其中,“申琪”果实酸甜适口,是“红颜”与“章姬”的“孩子”,酸甜型、风味佳,刚刚在第19届中国精品草莓评比中荣获银奖。
“中国的草莓栽种,无论是面积还是产量,都稳居世界第一。”高清华告诉记者,未来3-5年上海地产草莓种植面积还将进一步扩大,预计会发展到5万亩。
“淡雪”——外表带点浅橘色,入口即化,回甘好。“雪兔”——这是一种纯白的草莓,曾有来采摘的小朋友这样评价:“吃白草莓就像在吃冰淇淋。”“小白”——外形粉白,来自北京郊外,尝起来有点水蜜桃味。“圣诞红”——这是韩国品种,果形大而饱满,非常甜,糖度可以达到20……
“新屯一号”:长势壮,植株大,叶片大而厚,葡匍茎抽生能力中等,可连续抽生花序,结果期长达6-7个月,丰产性能好,果形圆锥形,果面鲜红色,亮势足,种子稀,凹陷于果面。果肉桔红色,风味甜香,含糖量高达12—16,一级花序平均单果重42克,最大98克,果实硬度大于“丰香”,较耐贮运。
“章姬”:果柄特长,一般果柄长达20CM左右。花序为分校型,1、2、3级花序果个重差异不大是其特大优点。果形长圆锥形,较美,一级花序的果平均重38克,最大115克。果肉细腻,品质好,香味浓,含糖量高达14—17,耐运性中等。
“女峰”:株型直立,花的大小一般,但花药小,萼片大。果实圆锥形,整齐度很高。果型较大,果面鲜红,富含光泽,果肉淡红色。果实硬度高,贮运性好。
“辛香”:植株呈半直立形,果柄长度适中,果实长圆锥形,果型整齐,具有光泽,外形美观,果色深红,果肉浅红色,有香味,果肉细腻,味道较浓,糖度较高,一般在10度以上,高于“丰香”12%,维生素C含量高于“丰香”15—30%,果实硬度大于“丰香”30%。
“益香”:植株生长势较强,矮而健壮,叶片近圆形,叶色较深,光滑,果圆锥形,果色鲜红光亮,果肉白色,肉质细,甜而微酸,一级序果重20—30克,平均单果重15克以上,最大100克,果实较硬,耐运性较好。
“红颊”:是大果型草莓新品种,该品种耐低温能力较强,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连续结果性好。株型高大,株型清秀,花穗大,花轴长而粗壮。畸形果少,果实呈长圆锥型,平均单果重35克,一、二、三代果大小差异小。果实表面色泽红艳,着色一致,富有光泽。果实硬度适中,耐贮运,其口感好,口质极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11.8%(一代果可达14%以上)。
2020年青浦引种了新品种申琪、海利甘、妙七、蒙特瑞、甜查理、雪兔等30多个草莓新品种,其中蒙特瑞、甜查理是四季草莓,如果合理种植,市民可以一年四季吃到新鲜的本地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