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陆葡萄网
马陆葡萄网

昔日农村的“拔秧凳”,依然是舍不得丢弃的乡村老物件,你家有吗?

发布日期:2018-08-21 13:03:16 出处:东方城乡报 作者:贾佳 摄/文 阅读:1150

 



  一张旧式小板凳,算得上是王梅华家中上了年份的老物件之一。王梅华是松江叶榭镇堰泾村人,1950年生。丈夫做得一手好木工活儿,家里日子过得仔细,不少老物件就这样留到了现在。


  王梅华的老屋,就像她的很多老物件一样,也上了年纪,大约已经有70年的历史。“从20多岁嫁过来,就住在这里。”板凳放在一进门的堂屋间,王梅华仍然随手便用。


  板凳与日常的家用凳有些不同,是王梅华的丈夫在上世纪70年代自己制作的。凳面约有30厘米长,这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凳腿儿不一样,像是“踩”上了滑板,多了个平面。但王梅华说,这不稀奇。板凳有个不一样的名字,叫“拔秧凳”。“在70年代,这样的板凳几乎家家有。”王梅华说。


  上世纪70年代的松江乡村,还是人民公社生产模式。生产大队下面有生产小队,王梅华的家就在蒋四房生产小队。直到现在,关于生产小队的说法,还沿用在这里村民的生活中。


  拔秧,是那个时期的耕作环节之一。“用一块田给水稻集中育苗。下了田,村民就坐在这个凳子上拔秧,再集中插进别的田里。育好的秧苗要拔光,育苗的地翻过来再种。”王梅华解释,底下的面可以防止板凳陷进泥里,但也破坏了一路的秧苗。


  到80年代又不一样了,“拔秧凳”竟有了改良。改良后的板凳,也是王梅华家的常用老物件。“滑板”不见了,多了一双“鞋”。鞋子很有造型感,前面的头是尖的,后面还有个旗状的尾巴,像是踩了风火轮。


  已经记不清是怎样的一股潮流,板凳的样式就发生了改变,很快,新式板凳在村子里流行起来。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央提出了放宽农村经济政策。在松江叶榭地区,自1982年开始,推行“统一经营,包产(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普及。慢慢地,以生产队为单位的耕作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农田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口粮田”,按照农业人口每人大约半亩左右耕种,一部分是“责任田”,按照劳动力强度和自愿协商的原则,将田分配给农户承包。


  承袭了当地农民的智慧,改良后的“拔秧凳”变得更有作业效率。“因为中间留个空档,一路拔秧过去,被压坏的秧苗就很少了。”王梅华说,这个方式叫“抽条留苗”。


  土地利用率提高了,留下来的苗在育秧田里继续生长,节省了一整块田的劳作量。“不用重新翻地再种,”王梅华解释,“鞋”的造型仍然为了拔秧方便,又不至于陷进泥里。


  40年过去了,板凳还是板凳,褪去了生产的颜色。


  从没离开过土地的王梅华,还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些新鲜的蔬菜。老屋外爬满了绿藤。屋外的农田,已经迎来了现代化作业方式。一台台直播机驶过,千亩绿意,稻苗笔直如线。不变的,水稻,仍然是这里更适合的耕作物。夏播,秋收,机械化作业让农耕不再是份苦差。


  传统农耕人的智慧在现代农人身上得到了传承。探索与创新,更多人开动脑筋,发明出新的机械化耕作技术。最近几年,松江农人自己研制的 “水田平整埋茬复式作业机”,高效平整了水田,“田埂修筑机”五分钟就能修起了一条垄。


  40年的城乡变迁,有许许多多不被遗忘的模样。这些藏在乡村里的老物件,记录了年月岁时的过往。直到现在,板凳依旧是王梅华家最常用的物件。长期的使用与摩擦,年深日久,表面形成了一层“包浆”,多了几分光泽。如今,常有热衷老物件收藏的人寻上门来,希望向她“回收”。


  “多少钱?”


  王梅华便笑笑说:“不卖不卖。”